当前位置: 首页 >> 精选案例 >> 第五章 审察病机 >> 素问·至真要大论 >>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案

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案
来源:内经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作者:内经网络课程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17-12-01 13:27:15
核心提示:.

  患者某男,年30有余,症状:常觉胆怯,有时心口或少腹动后,须臾觉有气起自下焦,上冲胸臆,郁而不伸,连作呃逆,脖项发热,即癫狂唱呼。夹咽两旁内,突起若瘰疬,而不若瘰疬之硬。又有精气不固,无寐而遗,上焦觉热,下焦觉凉,脉左部平和,微嫌无力,右部直上直下,仿佛有力,而按之非真有力。辨证:肾气虚,上则厥而气逆,下则不固而陷。治法:益肾调气。方药:以自拟“龙蚝理痰汤”变通。清半夏四钱,生龙骨六钱,生牡蛎六钱,生赭石轧细三钱,朴硝二钱,黑芝麻二钱,柏子仁三钱,生杭芍三钱,陈皮二钱,茯苓二钱,山萸肉五钱。服数剂,诸病皆愈,唯觉短气,又投以自拟“升陷汤”加减。生箭芪三钱,知母三钱,桔梗一钱五分,桂枝尖二钱。服2剂而愈。因此,证原有逆气上干,升柴胡能生大气,恐兼生逆气;桂枝则生大气,兼降逆气,故以代升柴。(《张锡纯医案》)

  按语 本病上则冲气夹痰上冲而呃逆、发热、唱呼、瘰瘘;下则精关不固而遗精。皆由肾虚而为,上逆下陷,上热下凉,故治疗先平上逆之气,后升下陷之气。

  有人内寒,暴泻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摘自《本草纲目医案探析》)

按语  《内经》云:“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素问·至真要大论》)肾居下焦,若肾阳虚,肠失温养而阴寒盛,则肠鸣暴泄清稀。治必温补。粟实,甘温。温肾补虚以主大便;培土实脾以利健运。《纲目》云栗实能益气,厚肠胃,补肾气。此寓食于药,简便效彰。

首页
课程概况
课程简介
师资力量
教学资料
教学大纲
电子教案
课程设计
教学进度
精编课程
电子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成果
精编课件
视频资料
授课视频
相关视频
精选案例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章 五脏之象
第三章 血气精神
第四章 经脉之道
第五章 审察病机
第六章 病之形能
第七章 四诊参伍
第八章 治之大法
课后习题
模拟试题
交流园地
名词术语
名词术语库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点击量